<ol id="9dn79"></ol>
<form id="9dn79"><nobr id="9dn79"><progress id="9dn79"></progress></nobr></form>
<form id="9dn79"><span id="9dn79"></span></form>
<noframes id="9dn79">
<noframes id="9dn79">

    <form id="9dn79"><th id="9dn79"></th></form>
    <address id="9dn79"></address>

    <address id="9dn79"><form id="9dn79"><nobr id="9dn79"></nobr></form></address>

    公孫穴

    • 簡介
    • 取穴方法
    • 按摩方法

    方承康 主任醫生 中醫科

    南昌大學第一附屬醫院

    公孫穴,經穴名。出《靈樞。本輸》。屬足太陰脾經。足太陰之絡穴。八脈交會穴之一,通沖脈。

    位置

    在足內側緣,第一跖骨基底部的前下方。

    作用

    以水濕風氣的形式運化脾經之氣。有緩解治療腹脹、胃痛、腸鳴、胸悶、心痛、腳氣等作用。

    主治

    胃痛,嘔吐,泄瀉

    配伍

    1、配內庭穴、厲兌穴、中脘穴、章門穴治胃呆不食。 2、配下脘穴、天樞穴、照海穴治泄瀉不止,里急后重。

    理療方法

    按摩、針灸

    取穴方法

    足內側緣,當第一跖骨基底部的前下方赤白肉際處

    按摩方法

    以指柔為主每次按摩五分鐘,每天兩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