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ol id="9dn79"></ol>
<form id="9dn79"><nobr id="9dn79"><progress id="9dn79"></progress></nobr></form>
<form id="9dn79"><span id="9dn79"></span></form>
<noframes id="9dn79">
<noframes id="9dn79">

    <form id="9dn79"><th id="9dn79"></th></form>
    <address id="9dn79"></address>

    <address id="9dn79"><form id="9dn79"><nobr id="9dn79"></nobr></form></address>
    網站地圖 網友投稿
    當前位置:首頁 >> 食材百科 >> 藥食 >> 黃芪 >> 詳情

    黃芪

    (別名: 黃耆, 棉芪)

    簡介黃芪,又名黃耆,為植物和中藥材的統稱。中藥材黃芪為豆科草本植物蒙古黃芪、膜莢黃芪的根,具有補氣固表、利水退腫、托毒排膿、生肌等功效。黃芪的藥用迄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,黃芪有增強機體免疫功能、保肝、利尿、抗衰老、抗應激、降壓和較廣泛的抗菌作用。但表實邪盛,氣滯濕阻,食積停滯,癰疽初起或潰后熱毒尚盛等實證,以及陰虛陽亢者,均須禁服。

    季節

    1

    孕婦能吃嗎

    芪功用是益氣養元,扶正祛邪,養心通脈,健脾利濕,從說明書來看沒有注明孕婦禁用

    2

    功效和作用

    1、黃芪具有降低血液黏稠度、減少血栓形成、降低血壓、保護心臟、雙向調節血糖、抗自由基損傷、抗衰老、抗缺氧、抗腫瘤、增強機體免疫力作用,可用來治療心臟病、高血壓、糖尿病等癥。
    2、黃芪還能擴張血管,改善皮膚血液循環和營養狀況,故對慢性潰瘍久不愈合者有效。其還能消除腎炎患者的蛋白尿,保護肝臟,防止肝糖原減少。

    3

    營養價值

    現代研究,黃芪含皂甙、蔗糖、多糖、多種氨基酸、葉酸及硒、鋅、銅等多種微量元素。

    4

    上火嗎

    黃芪屬于補氣藥,補益藥都容易上火的

    5

    副作用

    最常見的副作用就是迅速出現“上火”癥狀,如面紅、心煩、睡眠差或失眠、咽痛、血壓升高或頭暈等,甚至使病情加重或逆轉病勢。臨床上,一般人經常單獨使用黃芪進補或一次性大量進補,那是沒病找病或加重疾病的危險行為。

    6

    能吃嗎

    可以食用,黃芪可以托瘡生肌,主治癰疽難潰,久潰不斂,血虛萎黃,內熱消渴。

    7

    怎么吃

    黃芪食用的方法非常方便,可以煎湯或膏服用,亦可浸酒,入菜肴等,用量為一日15到30克。

    8

    禁忌人群

    身體十分干瘦結實的人則不宜。感冒、經期都不要吃黃芪。

    9

    適宜人群

    黃芪最適合氣虛脾濕型的人。

    10

    保存方法

    黃芪貯藏置通風干燥處,防潮,防蛀。

    11

    挑選技巧

    黃芪以根條粗長,皺紋少、粉性足、堅實綿韌、味甘、無空心及黑心者為佳。

    12

    制作技巧

    1、黃芪桂枝五物湯:黃芪30克,赤芍、桂枝各15克,生姜10克,大棗10個,煎湯飲。本方重用黃芪補氣,并鼓舞氣血運行,以赤芍活血行滯,桂枝溫通血脈。用于氣虛血滯,肌膚麻木,或肢體疼痛,或半身不遂。 《金匱要略》。
      2、黃芪建中湯:黃芪15克,大棗10個,白芍15克,桂枝、生姜、甘草各10克,飴糖50克。黃芪等六種煎水取汁,入飴糖待溶化后飲用。本方以黃芪、大棗、甘草補脾益氣,桂枝、生姜溫陽散寒,白芍緩急止痛,飴糖補脾緩急。用于氣虛里寒,腹中拘急疼痛,喜溫慰,自汗,脈虛?!督饏T要略》。

    微信掃一掃